带4000兵力跨洋作战,1840年的英国为什么敢冒险向大清开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陈三不
1840年的清帝国,是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百万陆军,领土1000余万平方公里,GDP占到世界总量22%的东方王朝。其面临的对手,则是历时数月横跨大洋,总兵力不过4000人的英国舰队。
这支舰队背后的“日不落帝国”本土在这次征伐对象的数万公里外。仅从数据来看,英帝国与大清并非处于同一量级,更不必说仅仅4000人舰队的劳师远征,孤军深入。无论怎么看,这场战争都像是一次冒险。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英国下议院召开的对清战争的讨论中,主战派以9票的微弱优势确定了对清开战,进而主导了历史车轮的方向。
英国高层的决策并非全出于狂热进取的探索冒险精神,而是基于对事实的一定掌握。早在1793年,英国即派出马嘎尔尼使团出访大清。在工业革命方兴未已的英国,彼时还充斥着伏尔泰对中国“乌托邦”形象的称颂,整个欧洲都对神秘富饶的中国心驰神往,马嘎尔尼便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踏上了驶向中国的帆船。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此时的君主已经是一位82岁的垂暮老人,清王朝也在同一时期步入帝国的彷徨。马嘎尔尼从煤与火的蒸汽机烟雾中迈出,未见到盛世繁华,目睹的却是封建帝国的逐渐糟朽。人民愚昧,科技落后,生活困顿,体制僵化,这一切彻底颠覆了他之前对中国的认知。
结束访华后,马嘎尔尼在回国后说道:“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由马嘎尔尼使团访华所形成的文件报告为欧洲人展现了真实的中华帝国,乌托邦形象就此破灭。随着英国在印度次大陆逐渐站稳脚跟,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就立刻提上了日程。在1840年之前,英国即由广州为入口进行鸦片贸易,并不断试探清廷的反应,加紧搜集情报。在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英国对清朝的海军实力有了一定的认知。
1840年的战争目标并非是一场规模浩大的全面入侵,而是一次为达到有效目的的威慑行动,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在广东肆虐无果后,转而北上大运河,封堵清廷内河河道这一举动便是例证。威慑的目的决定了英军舰队战略计划的短期性。即便英军战败,仍然有印度次大陆作为其后撤基地和战略跳板。正是在这样一些因素下,1840年的英国下议院在一片迷蒙中做出了开战决定。
1.张宏杰《饥饿的盛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