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绿色长城·甘肃在行动】景泰:绿野千顷入画来
景泰县西北部处于腾格里沙漠南缘地带,人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在这里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从景泰县城出发,一路向西北而行,就进入了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地带的大咀子封禁管护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眼前,绿意盎然的田地成片,枝叶繁茂的树木成林,数十年光阴间筑起的绿色长城,不仅有效阻止了沙漠的南侵,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无限生机。
景泰县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和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地带,是甘肃生态屏障的北大门。近年来,景泰县践行“两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着力推进国土绿化,打好防沙治沙阵地战,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荒漠化治理成效斐然。
排碱渠右边是正在治理的盐碱地,左边是已改良并种上农作物的农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植绿治沙 荒漠成林海
“这株柠条发了新芽,算是种活了!”苏万红蹲在一株几近干枯的柠条幼苗前细细端详,底部新长的几片绿叶让他格外兴奋。
苏万红是景泰县治沙试验站一名有着30多年治沙经验的工程师,他对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苗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原来这里都是荒漠。建立管护区后,我们种草、种树、种沙生灌木,这里一点一点绿了起来。”苏万红说。
今年新栽的护路林已初见规模。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大咀子封禁管护区始建于1999年,位于甘武铁路大咀子车站以南,总面积5483亩,是景泰县沙区治理开始最早、治理效果最好的管护区之一,2013年被列入景泰首批符合封沙育林技术规程的沙生灌木区。
20余年来,治沙试验站在管护区从采用草方格集中连片固定流沙,到人工造林或模拟飞播造林,栽植柠条、花棒、沙蒿等灌木,管护区内植被逐年增加,天然植被逐渐恢复,植被覆盖度目前在45%至70%之间,不再是过去黄沙漫漫、寸草不生的景象。
景泰县改良后的盐碱地里种植的辣椒生长旺盛。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景泰人的治沙行动,不只体现在管护区里。在景泰县境内的甘肃、内蒙古边界线上,一排排树苗扎根荒漠、迎风矗立,滴灌管带纵横交错,精心呵护着每一株树苗。
“这是今年新种的省界林,选用的是耐寒、耐旱、耐盐碱的国槐、沙枣、柠条等乡土树种,乔灌草混种,形成网格化,浇灌的是景电二期工程的水,确保栽一株活一株、造一片成一片。”景泰县治沙试验站站长屈登岱介绍说。
采用排碱渠工程治碱的农田逐渐恢复生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近年来,景泰县相继建设了甘肃、内蒙古省界林23公里1710亩、甘塘至武威铁路林7公里200亩、景古县界林2.4公里497亩,有效抵御沙漠南侵。今年,景泰县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将新建甘肃、内蒙古省界,景古县界林10公里1300亩,改造原有省界林17公里1350亩。
“十四五”期间,景泰县治理沙化土地35万亩,累计投入防沙治沙资金2.76亿元。截至目前,全县林地面积达50.71万亩,森林覆盖率3.97%。
村民悉心照护今年新栽的林木。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科学治碱 荒地变良田
盐碱地是荒漠化沙化土地的主要类型之一。景泰县是黄河中上游重要的高扬程灌溉农业区,但由于地下水水位不断抬升,全县近27万亩耕地曾一度受到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危害。
“夏季水汪汪,冬天白茫茫。”在景泰县草窝滩镇红跃村村民张明学的回忆中,村里的盐碱地什么都种不了,也什么都种不活,大块大块的地只能撂荒。
草窝滩镇三面环山,属盆地地形,下渗回流的农田灌溉水不断向盆地最低处聚集,红跃村等多个村子的土地近年来都开始盐碱化。全镇盐碱地总面积1.6万亩,占水浇地的24%,其中因碱撂荒面积达2770亩,盐碱化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生活。
苏万红正在查看补种的柠条。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为了遏制土地盐碱化扩大趋势,景泰县在草窝滩镇等盐碱地区实施了建设排碱渠等多项治理举措。
“盐随水来、盐随水去,兴建排水系统是综合治理盐碱地的关键与前提。利用排水工程可以降低地下水水位,排除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盐分,同时,还可以控制地下水水位,防止土壤返碱。”景泰县水务局高级工程师梁彦信说。
2017年,草窝滩片区实施治碱排水工程,共修建排水沟渠27.3公里,其中排水干沟4条、排水支沟18条、排碱水涵洞2.4公里,构建起了灌区完善的排水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片区6.1万亩农田的盐碱化问题,排碱渠附近的耕地已逐步恢复种植。
百亩枸杞园。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张明学去年在自家改良后的地里种了十亩辣椒,卖了6万元,“今年还是种辣椒,只要地能种,不怕挣不上钱。”
“实践证明,排碱渠技术是适应于景泰县治理土壤次生盐碱化的一个费省效宏的实用技术。目前全县已开挖衬护排碱渠130余公里,覆盖草窝滩镇、芦阳镇、五佛乡、上沙沃镇等乡镇,保护了全县超20万亩的水浇地。”梁彦信告诉记者。
工程治碱、生物治碱、化学治碱,有机质提升、耐盐碱作物引进、利用盐碱回归水发展水产养殖,在治碱之路上,景泰县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如今,全县耕地盐碱化有了明显改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景泰县治沙试验站的大咀子封禁管护区内树木成林。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产业治沙 添绿又生金
夏日,走进景泰县正路镇三墩村,沙地里生长的文冠果树枝繁叶茂、花开正艳,村民龚发辉和老伴儿正在采摘文冠果的叶子。
“文冠果芽茶今年行情比较好,一斤能卖到14元。”临近中午,龚发辉带着满满一大袋劳动成果到村文化广场等待商贩收购。
文冠果的叶子可制茶,果实可榨油,花朵可提取花青素,是集医药、生态、观赏价值于一体的树种。正路镇旱沙地面积大,种植其他农作物产出效益较低,但却适合种植耐贫瘠耐干旱且经济附加值高、生态效益显著的文冠果。
草窝滩镇的排碱渠。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正路镇文冠果种植面积目前已超5万亩,大部分树木进入了盛果期,万亩文冠果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全镇土地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能力也随之明显提高。
“文冠果籽实平均每亩收入1600元,茶青平均每亩收入600元,花茶平均每亩收入500元,综合来看,种植文冠果平均每亩每年收入可达2700元,经济效益可观。”景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举军告诉记者,大面积种植文冠果还兼具生态效益,不仅可以修复和改良土壤,还可以增加绿地和绿色屏障,起到防风固沙、改善气候环境的作用。
辣椒生长旺盛。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目前,景泰县文冠果种植面积约9.4万亩,主要分布在正路镇、芦阳镇、上沙沃镇、喜泉镇和寺滩乡等乡镇的干旱山区,还培育了多家文冠果加工企业,延伸了文冠果产业链。
“我们将坚持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继续做好品种选育、加强栽培管理、强化科技应用、扶持加工企业等工作,稳步推动全县文冠果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张举军表示。
来源丨甘肃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