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报:让非遗传承“潮起来”
(相关资料图)
近日,我市举办了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剪纸、竹编、竹雕等传统技艺展示区人潮涌动,戏曲、楚剧、山歌等文艺节目区座无虚席。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形式,不仅让非遗文化接地气,更让非遗传承有了新载体。
曾几何时,非遗叫好不叫座。有的在生产制作手法上过于墨守成规,缺乏创新,跟不上市场需求,尤其与年轻人的所喜所爱不相适应。有的在营销策略上过于依赖传统渠道,难以和拍市场经济齐步走,只能徘徊在艰难生存尴尬境地。
近年来,我市对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越来越重视,各地都采取了有效措施,咸安区“非遗+亲子活动”“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等形式活动持续推进,嘉鱼县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和传习所陆续挂牌,通城县“非遗+旅游+产业”走出了特色路径……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非遗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本土”层面。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尤其是短视频发展正盛的当下,搭上短视频和直播快车,让非遗“潮起来”“活起来”,更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才是对非遗最大价值最高层次的“发扬与传承”。
让非遗传承“潮起来”,既要自身努力,做到外在的传播与挖掘文化内涵并重,保持传统特色与融合时代需求并行。也需政府助力,加大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构建复合型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机制。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等方式,合力搭建非遗全媒体展示传播平台,摸索出一条非遗传承保护的“云端之路”,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持久生命力。
(吴超志)
关键词: